广州:决战垃圾围城
这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想象:兴丰填埋场一天填埋垃圾9000吨,以垃圾车车载量为10吨计算,每天有1000部垃圾车进出垃圾填埋场。“一进一出2000车次,而广州白云机场一天的飞机起降是1100架次,我们的垃圾填埋场比飞机场繁忙一倍”。市长陈建华曾这样比喻。
广州每天生产生活垃圾约22600吨,在我们清晨起床走到整洁的大街小巷时,却无法见到这个城市在黎明之前为之做出的努力。人们不经意之间享受着清新整洁的城市,显然这与广州城上上下下亲力亲为关注垃圾相关。
在过去4年,广州垃圾分类处理从打响攻坚战到全市全面铺开、再到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需要居民习惯的改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让垃圾变废为宝,需要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截至今年6月底,广州“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参与人口占全市社区人口将近50%。
对垃圾处理的理解不仅仅是街面上的宣传。广州市在一年之内请4万居民到垃圾处理一线参观,让他们看看填埋场的不堪重负,看看“垃圾山”不断长高,看看万吨生活垃圾往何处去……目的是让人们明白,这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垃圾治理之战,与每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从2012年至今4年间,政府、社会、企业、市民彼此接力,一起解决垃圾难题。广州市城管委算了一笔账:过去一年,广州全市回收再生资源总量约250万吨(日均回收近7000吨),其中仅废玻璃、废木质两项就达15万吨。废玻璃、废木质的处理,相比垃圾填埋的开支,节约处理费超千万元。
广州市目前还存在环卫工人配备不足、环卫作业设备老化等问题,广州的保洁质量及清扫机械化作业水平落后于北京等城市。3年决战垃圾围城之战,不仅仅只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