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培猎头网_知名的广州猎头公司
拓培茂名猎头网_茂名猎头公司导航菜单
图片
图片
文章正文
广州有个“海珠湿地经验”
   2021-10-14 15:29:43    文字:【】【】【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美丽的昆明隆重开幕。而作为特大城市的广州,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比如在广州市中心城区,就有着总面积达1100公顷、全国特大城市中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海珠湿地。

经过近十年的湿地修复工作,海珠湿地从饱受侵蚀、濒临“消失”的万亩果园变成了具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稻田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的国家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更为众多野生动物营造了一个美好家园。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海珠湿地鸟类种数有180种,维管束植物835种,昆虫种类539种,幸运的游客甚至还能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禾花雀在稻田旁嬉戏的身影。

濒临消失的果园变成国家湿地公园

两只野生鸭子趴在木制走廊上小憩,听到人类脚步声后抬起头看了一眼,又继续埋头进入梦乡;上百只斑文鸟在稻穗上叽叽喳喳,听到猛禽的叫声后,又往树林中躲去;小鱼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水稻上分布着螺产的粉色的卵……当新快报记者走进位于海珠湿地的这片水稻田时,一下子就被各种生物共存的美好画面所“惊呆”了。

原来,该水稻田生态系统正是海珠湿地对扩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尝试之一。据广州市海珠湿地科研宣传教育中心负责人范存祥介绍,传统的稻田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而水稻田生态系统主要是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同时通过水稻的种植净化水质。“稻田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多的生物多样性,除了喜欢吃谷类的林鸟回归之外,更多的水鸟进行了回归,在种植的时候分为深浅水区,适当空出不用种植水稻的浅水区,给水鸟停歇,提供觅食的空间。”目前,有100亩左右的水稻田被种在海珠湿地。

除了水稻田湿地,海珠湿地还拥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原来的万亩果园,地形比较单一,还濒临‘消失’。为了营造栖息地的多样性,我们人工营造了高低错落的地形。”范存祥说,此外,为了恢复河流湿地,在原先的基础上,将淤塞、断头的河流打通,使得形成更联通的水系,“让珠江的潮汐更容易进到我们湿地的各个角落。”

鸟类种数从72种增加到180种

在海珠湿地,随处可以看到鲜艳的花,听到或清脆或低沉的鸟叫声。站在海珠湖的观鸟长廊上,还能看到鸟儿们在湖中央的植物浮岛上来来往往的身影。使用长廊上的望远镜,还能清晰地看到鸟儿们的性状特征。刚下了雨,白蓝相间的苍鹭在树枝上“晾干”羽毛,翠鸟则成群结队在岸边隔离带的植物上荡来荡去。

得益于生态系统多样性,海珠湿地的动物、植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据悉,海珠湿地鸟类种数已从72种增加到180种,维管束植物835种,较2012年记录的294种增长了将近两倍之多,昆虫种类已增加至539种,鱼类为60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众多野生动物营造美好湿地家园。

海珠湿地的工作人员谢惠强也是鸟类爱好者,他告诉记者,等到冬天稍冷的时候,能看到更多种类的候鸟“做客”海珠湿地。“他们从千里甚至万里之外的西伯利亚或者南半球迁徙过来过冬。”对于生长在岸边的植物,谢惠强也如数家珍,“看到植物浮岛上的落羽杉了吗?它们现在是绿色,接着会变成黄色,大概在12月到次年1月时又会变成红色,真的很美。”

更令人欣喜的是,人们常常能在生态修复后的海珠湿地看到国家保护动植物的身影。范存祥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在海珠湿地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禾花雀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6种。“五年前,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的观鸟爱好者在这里第一次拍到了禾花雀,当时只发现了6只。而现在在水稻田旁经常能看到成群的斑文鸟中就混有禾花雀,说明禾花雀的数量远超6只,可能去到几十上百只的数量。”

海珠湿地修复 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

“湿地修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目前行业没有太多的标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包括建设标准、评价标准,恢复技术措施都不成熟,我们只能试着往前摸索着做。”范存祥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在湿地恢复管理的过程中,一边摸索,一边累积了大量宝贵经验。

为了将垛基果林湿地恢复经验通过标准的形式进行传播,为中国乃至世界认识了解中国垛基果林的湿地修复技术、了解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世界语言,从2019年开始,专家就开始编写《垛基果林湿地恢复技术规程》,通过收集资料、标准起草、标准研讨、征求意见等过程,于2021年6月完成了《垛基果林湿地恢复技术规程》编制工作。来源:金羊网

浏览 (19)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网站编辑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访问统计